(米良渝律师原创,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我从没被丈夫打过,可我的遭遇比挨打还难过……”这是小梅对自己十年来婚姻的一个真诚告白。为什么十年的婚姻会落得这样的一个结果呢?故事还是要从10年前小梅刚刚结婚开始谈起。
一、案例
小梅和阿晖曾是儿时的玩伴,1996年的一个夏天,他们偶然相遇,使他们朦胧的情感一下子升华为爱情。那会儿,其实她还有个大学同学的男友杰子,但最终还是被阿晖征服。他们相处得非常甜蜜,从海外留学归回的阿晖,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体面的工作,而且对小梅还处处着想。小梅也自然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阿晖,常说两个人就是天赐的良缘。就这样,两个人闪电式地结了婚。
婚后的半年时间,小梅应在江苏一家企业当老总的男同学之邀,到江苏参加同学聚会。因为这位老总正是她在大学时的前男友杰子,小梅临行前,征求了丈夫阿晖的意见。阿晖当时很大度地答应了,小梅很是开心,表示3天内一定返回。
没想到,到了江苏之后,小梅经不住几位同窗好友的挽留,多呆了几天。一星期后,她返回家中,阿晖并没有责备她,只是冷冷地笑了笑。
当晚,平时不做饭的小梅,主动为阿晖做了几道饭菜。可她没想到,阿晖看到摆上桌的酒菜,又只是冷冷一笑,继而自顾自地吃起来。
刚开始,小梅认为阿晖是气她回来太晚,过几天气就会消的。但她没想到,就是从这天起一直到十年后的今天,阿晖从此竟没再好好和她说过一句话。
有一天,小梅身体不舒服,想让阿晖开车送她去医院,可当时正在玩电脑的阿晖却以一句“没空,自己打的去”就把正发着高烧的小梅给打发了。当小梅从医院打完点滴回来时,阿晖竟然连一句关心问候的话都没有,依旧在电脑前酣战。
其实,小梅一直以来都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话从来不会憋在心里,可是在江苏同学聚会这事发生以后,别说谈话沟通了,就连吵一场架都成了奢望。
更有甚者,他们的夫妻生活更是让小梅不堪凌辱。阿晖一进房间,总是一声不响地占有小梅,并不停地咒骂她是婊子,说她在外面快活了,回到家便成了死人。而且阿晖在咒骂小梅的时候,还不准她关上窗户。有一次,小梅哀求他,让阿加晖别骂了,隔壁邻居听到了。然而阿晖竟放大了声音,就是要让人家听听,让人家知道知道他老婆是怎样的女人。有段日子,小梅真的不想做人了。走在单位总觉得周围的人在悄悄议论她。一时间弄得她工作都全然心不在焉了。
就这样,被阿晖折磨得濒临精神崩溃的小梅度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两年。在别人眼里新婚燕尔的小两口正应该是蜜月如歌的时候,而小梅却是度日如年。
1999年初,小梅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天真地认为这个孩子应该能成为她和阿晖感情生活的一个转折,小梅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而当小梅把怀孕的消息告诉阿晖的时候,不但没有得到阿晖的贴心抚慰,而是丈夫依旧不变的阴阴的冷笑。
在小梅怀孕期间,阿晖根本不照顾她和胎儿。相反,还得小梅照样去做家务,如果做不好就会遭到埋怨。孩子生出之后,小梅把精力都花在照顾儿子身上,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可阿晖好像没事人一样,最多就是高兴了过来抱抱儿子。儿子一但哭闹,便一走了之,全然不顾。
有了儿子的日子,对于小梅来说,生活总算平添了一些生趣,与儿子能够相依为命,毕竟还给小梅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尽管阿晖从来都不照顾他们母子俩,小梅也把眼泪流到了肚子里,默默在承受着这一切。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与妈妈小梅之间母子亲情愈显得亲切起来,相反,儿子和爸爸一直都很疏远。有一天,儿子拿着学校交学费的通知给小梅向妈妈要钱交学费,小梅说“找你爸要去。”儿子便听话地到了阿晖的房间,正在玩电脑游戏的阿晖斜着眼睛看了一眼交费通知,从兜里把钱掏出来一把摔给了儿子。
儿子委曲地拿着钱,交给小梅。含着眼泪问了小梅一句让小梅至今仍撕心裂肺的话:“妈妈,我为什么从来没见过你和爸爸说话?”母子俩于是便抱头痛哭。
小梅眼看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原来看在孩子还小,阿晖对他们母女俩尽管是不闻不问,但毕竟不动手。好在孩子还在一个人叫爸爸,家庭表面上也算完整。可是现在,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也懂事了,很多事实也瞒不住孩子了,再说,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也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小梅经历了十年来这种冷漠、疏远甚至时常讥讽的婚姻生活之后,终于动了离婚的念头。当小梅和阿晖提出离婚时,阿晖却让她别做美梦了,还说绝不会这样轻易地放过她。
果然,没过几天,阿晖竟然带着一个女孩子走进了家门,并当着小梅的面和那女孩子做一些亲昵的动作。还冷笑地对小梅说,:“你给我戴了‘绿帽子’,我不会跟你离婚,我就要刺激你、折磨你,我会让你生不如死。”小梅看到这一切,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已经使她整个人完全崩溃了。
最终,小梅拖着被精神折磨了十年的身心还是走上了法庭,要求和阿晖离婚,孩子由自己抚养,并要求阿晖赔偿十年来的精神损失10万元整。
法庭上,小梅指责丈夫阿晖十年来不履行家庭义务,对儿子不管不问,夫妻双方长期冷漠无语,甚至还经常会受到丈夫的恶语中伤。使自己的精神倍受折磨,除要求离婚外,孩子由自己抚养,同时要求阿晖赔偿10万元的精神损失。
而阿晖反驳说,十年来,我既没有虐待你,也没有对你进行身体伤害,我上一天班了,回家就懒得说话,法律上哪条说了,我不和你说话就构成对你伤害了。因此,不同意离婚,更不同意精神损失的赔偿。
法院经过耐心调解无效后,最终作出判决,判决准予小梅和阿晖离婚,孩子由小梅抚养,对于小梅提出的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法院认为证据不足,不予支持。
二、律师点评
案子讲到这结束了,那么我们故事中的小梅在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伤害,那么这种伤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是什么样的现状呢?我们说,小梅所遭遇的是一种“家庭冷暴力”
对家庭冷暴力的介绍
观众朋友们可能都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并不陌生,而对家庭暴力的理解一般都会想到是身体的伤害,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一方拳脚相加,造成另一方头破血流等等事件发生。
而与这种身体的暴力所受到的伤害相比,有一种伤害给心灵上造成的“内伤”要远远大于这种身体上的“外伤”。那就是我们今天案子里的讲到的小梅所受到的伤害。我们叫他家庭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一般是指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方式解决,而是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对方,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 将语言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等等。
据统计,这种家庭冷暴力的行为经常发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干部家庭、高收入家庭及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里。我们案件中的阿晖就是就属于这种情况,一个海外留学归国,受国高等教育的现代知识青年,他们更懂得以武力伤害对方的危害性及违法性,如果拳脚相加,使对方身上留下伤痕,弄不好就要吃官司。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观念深深地植入他们心中。因此,当家庭矛盾发生后,往往都不采取武力相威胁、拳打脚踢的粗暴行为,相反,采取长期不和对方说话,故意冷落、疏远对方,有时还恶语相击。使对方受到的伤害不是在外表上,而是痛在心里。严重者处于家庭冷暴力中的女性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感情变得脆弱易激动,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
很显然,我们案件中的小梅是碰到的是一种典型的家庭冷暴力。那么,为什么小梅会这么承受这种家庭冷暴力长达十年之久呢?为什么没有早些结束这样一种畸形的婚姻生活呢?
这也跟家庭冷暴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原因。正是因为这种家庭冷暴力多发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通常知识分子比较注重脸面,更愿意去维系一个完整的家庭,而这愿意被外人评头论足的。因此,当遇到一方采取“冷落”、“挑刺”、“找茬”刺激对方的时候,多将委屈深埋心里, 久而久之,便给自己带来巨大精神折磨。本案中的小梅开始也是忍了两年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又认为孩子也许是改变她和丈夫婚姻状况的一个希望,结果却事与愿违。孩子出生以后,丈夫变本加厉地采用各种方法刺激小梅。孩子初到这个世上,如果小梅一但离了婚,孩子缺爹少妈的,又不忍孩子受委屈,于是小梅再次吞下的精神折磨的苦果。就这样,一个家庭冷暴力的悲剧在这个家庭里整整上演了十年。
随着孩子的长大懂事之后,才坚定了小梅离婚的决定。那么当小梅走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离婚的同时要求阿晖赔偿十年来的精神损失,为什么会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呢?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过错方给予损害赔偿。这是法律赋予受害者要求赔偿的权利。然而,我们国家的民事诉讼在证据责任方面同时还有规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说,要求给予损害赔偿的一方一定要有相应的证据证明对方的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我们举个例子,如果女方要求离婚的同时,拿出了医院的伤情鉴定及医疗费用,同时还有夫妻大打出手的时候女方及时报警,110的出警记录,甚至女方至今还留在身上的伤痕。这些都足以证明男方存在家庭暴力的损害行为发生,女方受到的暴力伤害的损害结果也是证据确凿,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不容置疑的,这种情况下,女方要求获得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就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
而我们的案子里,小梅一没有医院的伤情鉴定,二没有相关的医疗费用发生,身上更多没有暴力致伤的痕迹,而小梅能够说的也只是阿晖长期以来对她和孩子漠不关心、冷淡疏远,甚至恶语相击、刺激折磨小梅的精神,除了自己的这些陈述,也没有一份其他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切的真实性和对小梅造成的损害结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也很难认定谁是过错方,很难认定有哪些损害行为发生,造成了哪些损害结果。最终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小梅的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
那么,在家庭冷暴力日渐上升趋势的今天,对于饱受精神折磨的女方(当然也不排除到受家庭冷暴力的男方的情况)难道就没有办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主张损害赔偿了吗?我们说,办法还是有的。那么什么办法呢?
第一,最重要的还是取证方面。
就拿我们今天讲到的案子为例。小梅遭受阿晖十年的冷落讥讽等精神折磨,自已都感觉精神崩溃的同时,可以到医院咨询一些心理医生,看看自己是否患有精神衰弱、甚至一些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一旦得到医生的确诊,就可以作为自己在损害结果上的一个有力证据。
同时,丈夫阿晖在家里少言寡语,不爱说话,是他本身性格孤僻还是故意对小梅实施精神虐待,这一点可以结合阿晖在单位的日常表现,如果其行为反差极大,就可以认为他有实施家庭冷暴力的故意。而如果不是这样,就很难认定家庭冷暴力的存在。举个例子,女方说自己长期遭受丈夫的“冷暴力”,后来才发现,她的丈夫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因为抑郁症患者有人际交流障碍,他懒于与所有人交流,所以这种情况不能算是家庭“冷暴力”。只有那种在外交流正常,但是回到家却极度冷漠的人才能算得上家庭“冷暴力”。
当然上述这些证据的采集,对于小梅个人来讲确实存在一定难度,那么这时就可以求助于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一起协助一些证据的搜集。
第二方面,就是我们国家的法制进程方面了。作为我们法律专业人士,都认为家庭冷暴力这方面的取证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同时法律依据还存在一定空白。因此,建议人大尽快制定一部《反家庭暴力法》,使家庭冷暴力的认定作到有法可依。那么就能更有效地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尤其在维护妇女儿童方面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上面说到了从司法角度、立法角度,解决我们的家庭冷暴力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最后,解决家庭冷暴力这一难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忘了我们从家庭方面入手
遇到家庭“冷暴力”,可先请亲朋好友调解,实在无法调解,可选择诉讼,这类案件不能套用“夫妻分居两年可离婚”的原则,丈夫不尽夫妻义务等“冷暴力”形式,也是过错证据,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因此,他对承受家庭“冷暴力”的女性提出忠告,有痛苦不要闷在心中,积极寻找求助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